为夯实新进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助力其快速成长,2025年10月11日,制药工程系组织开展了新进教师授课意见研讨会。本次活动分为随堂听课与集中研讨两个环节,系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对新进教师苗攀登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观摩与交流。
10月11日上午,系部全体教师深入教学一线,在E-510教室观摩了苗攀登老师为2023级制药工程本科1班、2班讲授的《药物分离工程》课程。本节课的授课章节为“电泳分离技术”。苗攀登老师作为2025年新入职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姿态自然大方,课程讲解条理清晰,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良好的教学潜质,其认真的教学态度获得了听课教师们的初步认可。



听课结束后,随即在食药学院N208会议室举行授课意见研讨会,旨在帮助新教师总结优点、发现不足、明确改进方向。与会教师首先对苗攀登老师清晰的讲课逻辑、饱满的教学热情以及平稳的课堂驾驭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其已具备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良好基础。
在随后的研讨环节,本着“精益求精、共促成长”的原则,与会教师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对本次授课提出了若干富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以帮助课堂教学实现从“规范”到“优质”的跨越。
提升内容高阶性与挑战度:建议在保证知识完整性的基础上,适当精简概念性知识的讲授时长。针对大三学生已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储备的特点,应进一步增加课程的深度与广度,融入学科前沿动态,设计更具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强化师生互动与课堂参与: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场所,更是思想碰撞的舞台。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巧妙设计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营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和获得感。
深化教学内容与专业契合:建议进一步紧密围绕制药工程专业的办学定位与特色方向,对“电泳分离技术”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与聚焦。突出其在药物研发、质量控制等实际领域中的应用,明确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该技术在本专业领域中的核心价值与应用场景。
丰富教学手段与资源运用:鼓励教师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入典型的工业案例或科研实例,将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同时,可适时、适度地利用高质量动画、短视频等现代化教学资源,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与趣味性,助力学生理解与记忆。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针对个体教师的精准指导,更是一次全系范围内的教学理念交流与碰撞。苗攀登老师表示,此次研讨使自己受益匪浅,对如何上好一堂课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将认真梳理、消化老师们的宝贵建议,并将其落实到后续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中。
新进教师是院系发展的新鲜血液和未来希望。制药工程系始终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未来将继续通过常态化听课、集体备课、教学沙龙等多种形式,构建系统化的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全力推动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